新时代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助人+育人”
谭 建 光
广东省博罗县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也是全国第一批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区,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地乡村特色,积极探索乡村复兴少年宫“入村入户、助人育人”的有效方式。从2021年5月启动试点工作以来,依托县、镇、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动员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利用暑假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关心和帮助乡村少年儿童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最近,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深入博罗县的乡村,开展调查研究,整理调查报告,提供各地区分享交流。
01、乡村少年先锋学堂
博罗县文明实践志愿者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服务活动中,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引导少年儿童立志成为美好社会、美好乡村的建设者。一方面,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计和实施具有全域性影响力的项目,如“少年听”项目。具体有青年志愿者“把我的大学讲给你听”,激励乡村少年勤奋学习力求上进;“把榜样的故事讲给你听”,引导乡村少年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把新时代的精彩讲给你听”,激发乡村少年队社会未来的想象和追求;等等。这些项目由志愿者带到镇村,面向乡村的少年儿童开展传播和服务,吸引力非常大。另外,乡镇和农村将学校少先队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培养等方式,拓展到校外、野外,在乡村社区开展“希望家园”的服务活动。让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学会友爱互助、共同成长。

图一:博罗县观音阁镇“希望家园”培养“友善少年”新生代群体。
课题组在观音阁镇调查和辅导的时候,从学校的“感恩、勤奋、上进”教育,到社会的“自信、励志、助人”教育,都融入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活动内容,从而培育富有特色的“友善少年”群体。从观音阁镇的教师、村民、志愿者开展的关爱和帮助少年儿童成长项目看,既有红色故事的激励,也有民俗文化的传承;既有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有友邻相处的传授。这样,农村的少年儿童在参与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变得主动、友善和彼此关爱;还学会勇敢和承担,培养组织和协调能力,逐渐成为少年先锋、优秀少年。
02、乡村少年红色基地
博罗县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罗浮山是东江纵队的重要根据地,建设“东江纵队纪念馆”。各个镇村还有很多红色基地、英烈故居。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就充分利用这些红色基地、红色景点,吸引和激励少年儿童前来瞻仰、参与解说,既能够感受革命传统教育,也能够作为小小志愿者做出奉献。

图二:博罗县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小小红色讲解员志愿服务。
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各个红色基地建立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培养一支支“小小红色讲解员”志愿者队伍,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群众传播红色文化、讲述革命故事。另外,还有一些爱好唱歌、跳舞、音乐的少年儿童,积极参加“红乐博罗行”,跟随老师到乡村社区开展演唱革命歌曲、表演红色舞蹈、讲解红色旋律的志愿服务,自己也感染红色文化的魅力、获得心灵的充实和激励。调查发现,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建设中,将红色基地作为重要的资源,鼓励和引导少年儿童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参与小小红色讲解员、红色故事传授、红色信息采集、红色歌曲传唱等活动,从小体验红色文化、激励奋进精神,培育自强不息、勤奋努力的素质。
03、乡村少年创意空间
博罗县的乡村社区,在发掘传统习俗资源的同时,也根据少年儿童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特点,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服务活动中注入科技创新、智能发展的元素。如获得科技基金的支持、科技企业的支持,在一些少年宫的场所中增加机器人、信息化等设施设备,让乡村孩子从小就接触、从小就掌握。

图三:罗阳镇“乡村少年创客园”的粤港澳大湾区全息感应触摸图之一。
我们在罗阳镇学校与村居共同建设不同类型乡村复兴少年宫的考察中,发现有“乡村少年创客园”的基地。占地不大、面积较小,但是引进了计算机、机器人、全息技术设备、智能辅导工具等等,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都加入高新技术的特色魅力。如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场所,用全息感应知晓相关地理、文化、经济、历史等,孩子们体验后更加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又如中华传统书画训练场所,引进信息技术设备,孩子们远程获得来自国家、省市名家的辅导,容易掌握精湛技艺、提高书画水平。这些以前只有在国际化城市、现代化都市的少年儿童才可以享受的资源,逐渐引进到乡村社区,为山区孩子们创造了接触新科技、新潮流的设施条件。
04、乡村少年乡愁池塘
博罗县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时候,按照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通过发掘和利用乡村山区的民俗元素、自然元素,建设少年乡愁池塘等特色基地、景点。并且,鼓励孩子们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乡村生态文明、民俗保育等服务活动。

图四:博罗县三嘉村“亲子志愿队”成员为田地劳动的村民赠送消暑凉茶。
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成立亲子志愿服务队,农民带着孩子们参加村庄建设、乡村治理、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也将文明风尚的新知识、新元素传递给农民父母。上图是农村妇女带着少年儿童志愿者,为在“荷花美、稻花香”池塘进行清理卫生劳动的村民送凉茶、送饮料。三嘉村原来位置比较偏远,农业作物单一,仅仅依靠水稻种植的附加值低,经济收入不高。村党支部、村委会引入莲子荷花的种植,修建荷花池塘,初夏季节呈现荷花盛开、稻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入秋季节呈现莲子采摘、稻谷收割的热闹景象;都成为乡村生态民俗旅游的热点和亮点,吸引大量城市人前来旅游、观赏、消费。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就将这种农村产业兴旺、风景美丽、民俗文化的元素,作为吸引和激励少年儿童热爱乡村、服务乡村的元素。三嘉村书记周元赐告诉我们,“亲子志愿服务队的起源,就来自我孙子的启发。孙子刚刚上小学,每天晚上睡觉前总是要奶奶讲一个故事,听了一会就睡着了。如果奶奶不讲就睡不着。老太太就将每天晚上给孙子将故事作为天大的事情。”因此,周书记发现要想激发村民的文明、友善、互助观念,通过“小手拉大手”,组建亲子志愿者队伍,大人小孩一起做好事,相互的影响更好更持久。如今,三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重视乡村少儿品德教育,亲子志愿服务队是必选的特色项目,受到农民父母和乡村孩子的欢迎,大家非常热情认真。我们发现,少年乡愁池塘与亲子志愿服务的结合,成为新时代乡村最美的风景线。
05、乡村少年家风庭院
博罗县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将家风、家教作为重要的内容,汇聚家长、教师、志愿者、乡贤名人共同做好教育引导。博罗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村歌民调等进行收集和整理,弘扬传统文化特色、注入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图五:博罗县车村“车氏宗祠”家训让少年儿童代代传承孝亲和美德。
与此同时,博罗县积极鼓励乡村事情的少年儿童参与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学习和传播,发挥童真优势影响更多的群众,也让自己获得启迪教育。如车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就有“少年四团”的志愿服务品牌。一是“少年研习团”,就是少年儿童追寻红色印记、创业印记、乡风印记,学习历史文化,体验生活场景,获得素质发展。二是“少年志愿团”,就是在参与乡村邻里互助,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提供关爱和服务的时候,体现中华美德,也获得心灵的陶冶。三是“少年孝廉团”,就是少年儿童发扬车村“姚夫人庙”的孝德传统和“车氏家族”的廉政传统,励志做好人、做好事,不贪不恶。四是“少年创客团”,就是为车村乡村复兴少年宫引进科技设施、创新设备,让山区的孩子也能够体验新时代的创客热潮。车村将家风家训的传承,与新时代培养乡村少年的思想、道德、能力、品质等有机结合,在丰富多样、快乐体验的活动中获得启迪、获得成长。
06、乡村少年健康长廊
博罗县非常关心乡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其中,在实践中心、所、站等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时候,就尽可能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的因素融合进去,并且,在各个乡村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长廊、基地、点等,也尽量融入心理健康、快乐成长的元素。

图六:博罗县志愿者为黄塘村少年儿童开展“我说你画”的心理健康辅导。
近年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动下,社科联的心理咨询专家巡回深入乡村社区,为少年儿童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调适的活动,上图就是社科联心理专业团队,在黄塘村开展的“我说你画”心理辅导活动,在专业老师的启发下,乡村少儿将心中的思绪和想法画出来、表达出来,宣泄了情绪,也获得安慰和引导。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感觉有人听自己的心声,有人关心和交流,感觉温暖和亲切。还有,实践中心鼓励博仁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乡村和农家,为亲子关系、亲子沟通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家庭关系的矛盾,为孩子们创造和谐友善的成长环境;实践中心鼓励博艾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乡村社区宣传中医健康知识,宣传对中草药认识的同时,也引导大人孩子领会健康文明、追求健康生活。这样,随着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推广和普及,少儿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家庭心理和谐关系建设等会逐步受到广大乡村社区群众的重视,逐渐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乡村氛围。
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建设,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参与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阵地。博罗县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也是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区,广泛建设延伸到乡村社区的阵地网络,积极发动社会志愿者力量参与服务,围绕“助人+育人”的双主线探索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效,也创造一些特殊经验,值得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