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新时代社区农村志愿服务专业督导“六步法”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调研督导文章
中国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壮大,从城市向乡村、从沿海向山区的拓展成为新的趋势。尤其是2018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来,乡村社区掀起新的志愿服务热潮。为此,我们近三年来先后到20多个省市,70多个县区,140多个乡村社区进行培训授课和专业督导。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社区的干部群众、志愿者骨干不喜欢“高谈阔论”和“指手划脚”的专家,而是喜欢平等尊重和引导激励的专家。因此,我们认为“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是志愿服务专家在社区与农村时需要具备的心态,通过观察、倾听、询问、建议、策划、讲课的“六步法”做好志愿服务专业督导。
从词义上看,“督导”是监督与指导,分为行政督导与专业督导。行政督导偏重于监督,专业督导偏重于指导。专家学者主要提供的是专业督导。“社会工作督导”是资深社工对新人的陪伴式指导,有利于引导社工的成长和服务。“志愿服务督导”则主要针对组织和项目,通过专业指导提高组织发展水平、提高项目实施成效。过去,在志愿服务领域,很少采用专业督导的方式,主要采用培训授课的方式。伴随越来越多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志愿服务项目诞生,就迫切需要专业督导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而言,志愿服务的培训授课是为志愿者提供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但是面对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农村、每一支队伍、每一个项目发展中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要提供的思路,就需要专业督导的“点对点”“面对面”交流启发,这就是专业督导能够发挥的作用。以下结合三年来专业督导的部分案例,介绍“六步法”的具体运用。

一、观察:感悟乡村社区的丰富性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面向乡村社区、面向基层群众,就促使我们的专业督导更加联系实际、更加深入村居。在此之前,我们主要是到全国各地的城镇,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授课,接触的是各级志愿服务管理机构、志愿服务组织骨干,或者考察一些典型的社区志愿服务站等等,对于乡村社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专业督导后,不论是到哪一个省市,都需要深入到试点县区,走进山区、村寨进行调查和辅导,对于专家学者都是新的接触、都有新的感悟。


图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永丰屯村村史发展介绍

专家学者首先要当好“学生”,就体现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例如,我们经常到一些社区、农村的时候,就会发现与自己的理解不一样的东西,或者与自己想象不一样的东西。这时候,不急于表态、不急于评价,而是静心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迪。当我们到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的永丰屯村(如今村改居成为社区了)进行调查辅导的时候,观看村史馆里的发展历程介绍栏目。这时候,我发现一个地方非常特别。因为,大多数村庄的村史介绍,往往是讲解放前或者“文革”的时候,用黑色和灰色体现苦难和困境。但是,永丰屯村在2000年——2005年这一时期用了灰色图片,注明“灰色发展”。针对我的疑惑,村书记介绍当时的问题和困难。因为农村城市化发展很快,村民致富的途径非常多,就忽略了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有村民乱搭乱建,堵塞交通;有村民乱拉电线,造成火灾;有村民开办“地下小作坊”,隐患很多。因此,当时永丰屯村成为依法治理、环境治理的重点督察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更换村党支部成员之后,新任村书记利用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支部会议”在永丰屯村召开的红色传统,激励村里的党员、团员组建志愿者队伍,一家一户深入群众交流沟通,改变落后思想、培养新发展观,树立集体观念、追求共建共享。这样,一年一年改变“脏乱差”状况,建设卫生、整洁、安全、美丽的乡村社区,逐渐成为文明村、先进村,被北京市委组织部授予“红丰教育基地”。这一段由“灰色发展”到“红色发展”的历程,就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非常具有激励作用的案例,也成为其他乡村社区学习的典型。

二、倾听:感受一线志愿者的心声
大多数的专家学者是在城市生活,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工作,到了社区和农村之后,总是会看到不一样的事情,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时候,专家不要急于评价,而是具体交流,倾听志愿者的想法之后,才逐渐理解和体会,就会有更多更深的发现。特别是看到、听到乡村社区有些“土味”“朴素”“单纯”的元素,也可能是对志愿服务创新发展具有借鉴价值的内容。

图二:山东省荣成市志愿者为农村老人做的“馍馍生日蛋糕”

我们到山东省荣成市的一个村庄进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调查和辅导的时候,看到一些新颖特别的生日蛋糕造型,就非常奇怪、特别留意。这时候,一对农村的志愿者夫妇介绍,“这是用胶东大馍馍做的‘馍馍生日蛋糕’。那么,这种蛋糕有什么特别呢,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原来,荣成市很多农村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难以自己做饭做菜,每天就餐尤其是午餐会食用剩饭剩菜。出于对老人们身体健康的考虑,荣成市就陆续兴办了“暖心食堂”,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餐食。村民组建志愿者队伍,有“巧厨娘”志愿服务队、“好师傅”志愿服务队等等。同时,志愿者每个月给适逢生日的老寿星祝寿,让他们共享“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起初开展祝寿活动是到西饼店定制“生日蛋糕”的,而这种蛋糕很多老人“能看不能吃”,因为它有奶油、糖料、水果等,会影响老人们的血糖、血脂、血压等的“指标”。因此,有一对志愿者夫妇就发挥专长,尝试用“胶东大馍馍”做生日蛋糕。他们反复尝试多次,里面是大馍馍的料,加一点点低脂低糖的配料,加一点点低脂牛奶,尽量健康清淡。同时,外表的制作也特别讲究,捏成各种小红花、小点缀,配上“祝你生日快乐”的文字,插上生日祝寿的蜡烛,让老人们非常自豪、非常开心、非常快乐。我听了志愿者夫妇的介绍,很感动,也很有启发。这些不是专家坐在课室里、书桌前可以想出来的方法,而是志愿者在贴近老人、服务老人的时候用心“琢磨”出来的创新举措。因此,专家善于当学生,善于倾听志愿者的心声,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启迪,有利于理论的思考和创新。

三、询问:了解各地的习俗与特色
开展乡村社区志愿服务专业督导的时候,要深入不同的县区、镇街、村居,既有华南地区,也有东北地区,还有华东华北、西南西北地区等等,有很多地方特色、乡村民俗是专家不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经常向基层干部、志愿者骨干询问,既能够增加见识,也能够促进志愿服务的思考。

 图三: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打朗寨“擂台赛”乡村治理成效

记得是到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大朗寨调查和辅导的时候,这里的苗族群众非常热情,既唱歌跳舞迎接客人,也“打糍粑”送给客人,还展示墙绘壁画等等。看到这些情景,我就询问是什么因素让群众这么热情和开心。镇委书记、镇长就向我讲述了打朗寨“擂台赛”志愿服务带来的变化。原来,这里地处偏僻,非常贫穷。素有“一脚踏四县、懒惰没人管”的说法。打朗寨处于四个县的交界之处,原来是“四不管、四不问”的状况,村庄缺乏产业支撑,村民缺乏经济收入,对于村容村貌不去维护,到处脏乱差、垃圾堆满村。洗马镇掀起“擂台赛”志愿服务活动,村民在镇干部和志愿者骨干的鼓励下,激发热情、积极参与,捐献土地、物料、人力等进行村容村貌的改善,建设美丽文明村庄。我看到“五公示”的“捐赠”栏目里,发现有一家人“捐赠三坛酒”也列出来了。他们告诉我,苗族男人义务出工、整修广场的时候,干活中间喜欢停下来喝一点酒,就干得更有劲。于是,这家人捐赠三坛酒也作出了贡献,需要公示表彰。由此可见,专家学者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专业督导的时候,需要主动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志愿者骨干交流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和民俗特色,才能够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发展特点,提出进一步创新的对策建议。


四、建议: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与成效
志愿服务的专业督导,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乡村社区的志愿组织提高水平、提高实效。因此,在观察、倾听、询问和了解具体情况之后,专家学者就要深入思考、积极建议,为每一个地区的志愿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对策。

图四:浙江省宁波市“红领之家”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的阵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红领之家”志愿服务队伍,是在优秀志愿者陈军浩的带领下热情奉献、锐意创新的团队,为社区各类群众提供关爱和帮助,为园区务工青年提供关心和支持。并且,通过对于志愿者的奉献,弘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增进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理解和信赖。我在考察调研“红领之家”,与陈军浩等志愿者交流沟通的时候,建议他们在进一步做好社区、园区服务的时候,也要总结特色经验,探索党员志愿者带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有效方法,提供给更多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学习参考。与此同时,陈军浩询问如何将脱贫攻坚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的时候,我也建议启动“红星行动·三结对”,即“红领之家”志愿者团队中的“书记志愿者、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与扶贫地区(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的农村书记、党员、青年“结对”,开展“扶贫扶智”“扶贫扶志”等服务,帮助农村志愿者发展和增强奋斗追梦精神。陈军浩带领“红领之家”的志愿者迅速行动,逐渐探索和创造“红星乡邻”的志愿服务品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都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可见,专家学者在乡村社区的志愿服务专业督导中,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根据当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现有基础和特色,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帮助志愿组织更好地创新发展。

五、策划:打造志愿服务项目与品牌
乡村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特别需要项目化运作,即设计和实施适应群众需求,对于社会文明有促进作用的项目,并且持续有效地深化、丰富。

图五: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秀全大妈”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

从几年来深入社区和农村督导的情况看,不论是居民志愿者队伍、村民志愿者队伍还是务工人员志愿者队伍、亲子家庭志愿者队伍,都开展了许多切合实际、群众欢迎的服务活动。但是,由于缺乏项目化、品牌化的意识,往往存在活动周期短、内容浅等问题,需要从专业角度帮助提升、提炼。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群众之中诞生一支远近闻名的“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既开展广场文艺志愿服务,也开展社会文明传播志愿服务,还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平时做好关爱互助志愿服务等。然而,他们参加国家和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时候,仅仅介绍“广场大妈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就缺乏项目特色和品牌亮点。我们在专业督导的时候,发现这些“秀全大妈”志愿者群体中,有60%左右是“新广州人”,就是因为儿女前来广州花都的园区和企业工作,父母从东北、西北、西南、华北等地退休之后,迁移到秀全街道居住,成为俗称的“老漂族”。为此,督导专家建议“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参与项目大赛的时候,突出“老漂族传播新思想、老漂族展现新关爱、老漂族助力微治理”的特色,并且作为团队的口号大声说出来。这样,就体现“秀全大妈”与各地“广场舞大妈”志愿者服务的不同特色、独特亮点,赢得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委的赞赏,顺利获得全国金奖。可见,专业督导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乡村社区志愿服务既有的特色,进行策划和设计,按照项目和品牌的要求进行提升,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六、讲课:传授志愿服务思路与方法
志愿服务的专业督导要与培训授课有效结合。如果说专业督导是针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具体咨询和辅导,那么培训授课就是面对更大范围的人群传播志愿服务理论和知识。并且,专家学者运用在督导中的案例、体会,融入授课内容,就能够让听众更有代入感、更有收获,更加容易理解和吸收创新理念。

图六:内蒙古察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班讲课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通过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我们,希望团队可以前去进行专业督导。我们受邀深入镇、村的调查和辅导之后,也为全旗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讲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思路》的课程。既结合在全国各县区、镇街、村居专业督导的案例,介绍经济发达地区、平原地区、偏远山区等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特色;也结合在察右中旗调查和辅导的体会,提供镇村志愿服务项目提升的建议。例如,察右中旗利用向北京天安门国旗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成立“察右中旗志愿国旗班”,在参加各种庄严的庆典和活动时,弘扬爱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我们建议针对全国各地都有“志愿国旗班”的称谓,为了体现特色和区别,可以将项目定名为“草原国旗班”,既有独特性也有代表性。作为内蒙古大草原上开展的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一方面吸收全国各地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凸显“文艺轻骑兵”(宣讲宣传)、“草原国旗班”(爱国教育)、“塞上一家亲”(民族团结)的特色亮点。这些讲课内容,因为融入了专业督导时的观察分析和特色亮点,听众感觉切合实际、可以操作,就增强了学习的热情,还能够指导志愿服务的实践。
志愿服务的专业督导是新生事物,也是适应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需求而探索实践的形式。我们提出“先当学生、后当先生”的督导思路,希望专家学者在深入了解乡村山区志愿服务特点特色之后,才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样,志愿服务专业督导就能够受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欢迎,产生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