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少年强与乡村红领巾
——广东省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调查分析
谭建光 张苏娜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是全国第一批和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中宣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联系县”,也是全国第一批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区。接到通知之后,博罗县宣传部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任务,获得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博罗县按照“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等目的要求,积极探索校内校外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路径。通过调研需求、制定方案、组织推进、督导提升、总结推广等阶段,取得良好的成效。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深入博罗县进行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工作的专题调查,收集和整理县、镇、村、学校、社团等各类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提供分享交流。
博罗县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经验,在承接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工作的时候也力求“先行一步”“再创佳绩”。为此,制定了“三年三步走”的实施方案:2021年做好“20+N”的示范点建设,即在全县挑选10间学校、10个镇村的实践所站作为先行探索,积累建设经验。2022年建成县域39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1个原“学校少年宫”、“N”个特色阵地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并开展活动发挥作用。2023年深化拓展为“六个一百”(百名优秀辅导员、学员、作品等)双试点工程,打造县域青少年德育、文体及科普活动的“15分钟复兴少年宫活动圈”,促进乡村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在统筹推动的时候,博罗县提出“双线”建设的路径,即在做好阵地建设、人员配置、资源对接的基础上,着重做好“复兴少年强”的爱国进取素质培养、“乡村红领巾”的友爱互助品格培养,通过丰富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志愿服务,培育思想道德发展、全面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表一: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双线”建设的路径
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学习贯彻中央文明办印发《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通知》的时候,深刻领会到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着眼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工作,提炼出“复兴少年强”的主线,核心是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和进取精神。为此,博罗县将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历史馆、博罗县东江纵队纪念馆、博罗县葛洪博物馆、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5个教育基地纳入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联盟,提升少年宫建设与服务的精神内涵。尤其是以东江纵队纪念馆和葛洪博物馆为重点的“小小红色讲解员”项目,培育身穿红马甲的小小志愿者为往来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在提升他们能力素质的同时,融入爱国教育,让少年儿童在参与“红色博罗”的宣传普及过程中获得思想启迪、获得素质提升。每个镇村、学校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则根据不同的文化习俗资源和少年儿童需求,策划不同的“复兴少年强”活动项目。罗阳镇江南社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一系列的“周末套餐”,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红色传承、道德培育、文化艺术等活动。泰美镇车村村弘扬祖传的“孝善文化”“孝廉文化”,在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中传播“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让少年儿童耳濡目染、口口相传,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响水中心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在“道德培育”项目中以国防教育活动为特色项目,结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特色教育品牌和学校“坚毅教育文化”精神,重点围绕以“小小国防兵”为主题设置国旗护卫队、新时代英模学习班、少年岗哨班、队形队列军姿学习班、军体拳班、国防科技学习班、假期拓展训练营等项目,让少年儿童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锻造品格、磨练意志。因此,“复兴少年强”的少年宫主体活动不断延伸和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提供有效的支持。
博罗县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时候,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要求,“分层系统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和生产一线岗位体验、夏冬令营、文化体育、少年科学院、科学普及、志愿服务等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依托“1+1+37+N”志愿服务矩阵和年度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招募和组建一批辅导员队伍,开展流动式、下沉式服务,一方面关心和帮助少年儿童;另一方面引导少年儿童参与共建文明和关爱互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获得启迪与成长。如罗阳街道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组织“梦飞翔”志愿者服务队进驻江南社区,“手有余香”志愿服务队进驻观背村,动员招募本地各类文化、教育、体育、科技专业人才,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退休老教师、返乡高校学生等积极参与,充实志愿活动开展的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采取“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志愿服务队的骨干辅导和激励少年儿童在社区、村庄参与关爱老人、美化环境等力所能及、体验成长的志愿服务活动;也鼓励少年儿童回到家里影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开展邻里互助、友善关爱的志愿服务。石坝镇三嘉村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让每位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鼓励每位学生争当“宣传员”,把环保知识带回家,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榜样,积极参加村庄清洁行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做好家庭环境卫生,为美丽乡村建设作贡献。龙华中心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了“小小讲解员,童言话孝廉”培训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的学会感恩回馈;开展了亲子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有亲子做环保、亲子助人乐等,增加亲子互动交流、共同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亲子关系日益紧密。博罗县通过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鼓励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社区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亲子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者关爱帮助少年儿童成长与少年儿童在“小小志愿者”实践中体验成长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新一代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品格。
调查发现,博罗县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进程中,紧紧抓住“复兴少年强”爱国进取素质培养和“乡村红领巾”志愿服务体验成长两条路径,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欢,取得可喜的成效。
博罗县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工作的时候,充分利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良好基础,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跃的良好条件,鼓励中小学校、社区、农村的复兴少年宫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各有特色、各具活力的品牌项目。
博罗县具有东江纵队罗浮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基地,也有新中国成立以后艰苦奋斗的典型,还有改革开放以来创业发展的事例,都成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引导和激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元素。如罗浮中学复兴少年宫的“红色传承大讲堂”,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引导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如全校师生诵读《中国少年说》,邀请越战英雄陈家平讲述参加越战的战斗故事,在思想上引领学生成长。又如石湾镇铁场中心小学复兴少年宫举行 “国旗下讲话”活动、观看开学第一课活动、中秋佳节话团圆”活动、“学思想 诵经典 树家风”诵读活动、“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诗歌朗诵活动、国庆节向国旗敬礼网络签名寄语活动、“庆祝国庆”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周”活动、法制知识进校园活动等,引领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教育。与此同时,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合作招募红色“小小讲解员”,选拔优秀中小学生前来学习了解革命先辈的故事,节假日参与义务讲解,面向广大干部群众传播;同时也让自己在学习和讲解过程中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从小培养革命理想、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进取的信心。
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针对社会上流行“佛系”“躺平”的消极思潮,以及对子女娇生惯养、宠溺纵容等养育方式,造成少年儿童的各种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的问题,着重磨练少年儿童的意志和能力。如龙溪镇青少年保留着球类活动的传统,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组建“斗志昂扬”志愿服务队,义务教授少年儿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技能,鼓励他们在运动练习、竞赛活动中激发斗志精神,奋发向上。又如龙华中心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培育“龙华打鼓”特色项目。龙华大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合奏的民间鼓乐,由大鼓、大锣、中锣和小锣四件乐器组成,早在400多年前就随客家人南迁而流传至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分布在以龙华镇为中心的沙河流域。学校师生传习演练《龙华大鼓》的节目入选《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调查发现,山区农村的少年儿童在参与体育训练、体育活动的时候,不仅仅是培养一技之长,获得竞赛快乐,同时培养了人生进取精神、勇敢拼搏品格,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惠州市和博罗县作为客家人生活聚居地,渐渐成为中原人南迁的重镇,成为中华文化向南方传播的中介。因此,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八大文化”的优势,即南越夔纹陶文化、岭南山水古城营建文化、罗浮山宗教文化、苏东坡寓惠文化、海防军事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惠州民俗文化、罗浮山中医药文化等,让新一代人了解和掌握、传承和发扬,让中华文化及其多样化的分支都不断繁荣兴旺,让新时代文化成为滋润孩子的丰富营养。如在罗阳镇第五小学,以构建“六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为主题的创新改革正在乡村复兴少年宫推广。该校围绕“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提出“兴六艺 育新人”的教育理念,以“六艺书苑 文明校园”为目标,以打造校园六艺园区、六艺场馆、六艺课程为行动路径,通过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打造六艺书苑,培育有根新人”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上独具一格,并开设132门课程,希望打造课程超市,建立选课制度,让所有学生都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取得实效。又如柏塘中学打造“一校一特色”,建立有乡土文化的“复兴少年宫”艺术课堂,以挖掘、传承、复兴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本乡本土特有的艺术形式,聘请文化传承人、手艺人进课堂创建无边界课堂,打造“一校一特色”的校园文化,花灯和竹编课程定期开课,专业的志愿者传授花灯和竹编知识和制作技艺,培养和发掘优秀的美术人才,传承博罗民间艺术。通过教师宣讲花灯和竹编蕴含的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孝顺、勤劳、团结),让学生在制作、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传统的优良家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横河中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畲族文化传承,促进畲族文化传承班成员相互认识,利用PPT课件、视频等,志愿者向学生介绍了畲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联系,教学生学唱畲族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受到鼓舞的学生敢于上台演唱,热情高涨,编排了舞蹈《鼓舞飞扬》。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表演性活动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舞蹈能力的发展。在集体舞的表演中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一起协调配合。这些中华文化以及多样化分支的内容,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活动中获得传承与发扬,也成为丰富少年儿童生活,陶冶少年儿童情操的宝贵财富。
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中,结合科教兴国、创新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年创客活动。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鼓励县科协面向少年宫进行科普活动,并且根据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少年创客的培养和视野拓展。同时学校着重培养“博创少年”,希望学生们能够创新学习、创乐分享、创益成长。如博罗中学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智创少年”的品牌,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广泛了解国内外科技创新信息,丰富自己的见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回家的时候面向乡村儿童介绍科技知识、创新信息,激励乡村孩子求学上进。因此,在很多社区、农村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博罗中学学生成为志愿者辅导员,也成为乡村孩子心目中的“智创大哥哥”“智创大姐姐”。又如罗阳第五小学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中,学生们运用编程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亲手搭建的机器人动起来,并且对其他乡村孩子展示和交流,受到大家的欢迎。随着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建设,逐步在很多乡村建立复兴少年宫,科普志愿者深入乡村、深入所(站),为孩子们展示新科技、新成果,也提供简便的模拟机器人、模拟太空机等等,帮助偏僻山村的孩子们尽早接触新兴科技,助力培养创客热情,共同追逐新时代的梦想。
博罗县以“乡村红领巾”志愿服务发展为特色,鼓励和吸引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多样化、有活力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 鼓励“博字号”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深入乡村、深入学校,结对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壮大教师、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组建的志愿者辅导员团队。 二是 辅导中小学生掌握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本领,积极参与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乡村邻里友善互助的服务活动。 三是 帮助各个镇村和学校的乡村复兴少年宫,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观音阁中心小学的乡村复兴少年宫以“友善少年”的特色品牌作为重点。“友善少年”就是通过学生在参与道德培育、社会实践、开展爱心互助的志愿活动中,培养“三关心”“三爱心”的情感,即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家人和爱国家、爱家乡、爱家庭。从而养成少年儿童团结合作、互相关心、共同成长的品格。“友善少年”的项目开展具有多样化服务途径: 一是鼓励班级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二是引导学生在社会捐助的“爱心图书馆”做志愿者,帮助登记信息、整理书籍等等;三是倡导学生回到社区和农村关心帮助老人、残疾人,参与村居环境美化和建设。又如博罗中学的乡村复兴少年宫,针对疫情期间,来自东莞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遇到寒冷天气无法回家取被褥、衣服等状况,发动学生志愿者了解困难学生的信息,登记后报给学校,争取社会支持,帮助困难学生获得爱心物资,抵御寒冬。这样,在社会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来自各地的学生得到支持,有信心战胜困难、战胜疫情。目前,博罗县的教师义工团、博仁志愿服务队、方向公益等积极进入乡村复兴少年宫,将开展关爱帮助学生的服务与培养学生志愿精神的活动相结合,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特别注重乡情、民俗、自然、生态等特色,让少年儿童在大自然中体验和成长。一是 少年宫充分利用各种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中的自然景点,作为少年宫的基地。如罗阳镇观背村从原来的“脏乱差”改造成为现在美观、整洁、舒适、绿色的文明村,作为课后中小学生游览和体验的场所,吸引很多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站点、学校前来合作。二是 少年宫将劳动教育作为快乐体验、快乐生活的组成部分,将学校附属的劳动基地建设成为“绿趣园”。如佳兆业复兴少年宫以劳动实践为特色,设立劳动知识长廊,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同时,也把快乐劳动融入其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在课后时间里,中小学生不是被动、机械的劳动,而是自主选择种植的品种,自由分享种植的果实,还分享劳动体验的乐趣。 三是 将少年宫的活动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在生态自然中学习和传播科学文化。如罗浮中学依托和利用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罗浮山旅游开发总公司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精心开展罗浮山常见中草药科普园的规划建设。(1)组建中草药社团。社团定期进行中草药体验活动,感受中草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学习中草药文化中践行“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理念。(2)设计中草药科普园。种植罗浮山常见中草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中草药的辨认和种植,培养学生学习中草药相关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这样,配合博罗县建设全国中医健康基地、开发中草药产业,让学生在参与中草药种植、制作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真知,提高专业能力。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过程,既创造条件让少年儿童重归大自然、大生态,也鼓励孩子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在玩乐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提升素质。
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注重提供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场所,一方面是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转化成为兴趣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获得启迪、获得激励;另一方面是扎扎实实开展许多学生们喜欢且快乐的活动,如开展童心黏土、书法、舞蹈、经典诵读、国学诵读、跆拳道班、国际象棋、花样跳绳、创意编程、魅力篮球、足球、校园小主持、儿童韵律操、葫芦丝等几十项兴趣活动,提供学生选择和玩乐;另外,在少年宫做志愿者的教师、家长、爱心人士都以“花季快乐”为目的,寻找和设计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的项目,提供少年儿童选择和参与,增添了生活的快乐幸福。与此同时,博罗中学等各个学校还挖掘潜力,激发教师的兴趣特长,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少年宫活动项目。
表二:博罗中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特色项目一览表
我们在调查辅导的时候,发现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的主体即中小学生,对于项目的需求是多样化、具有差异性的。有些孩子就希望通过这种充裕的课后时间增长视野、提升能力;有些孩子希望在课余时间贴近自然、调理心情;有些孩子希望在课余时间放飞心灵、恣意娱乐。即使是博罗中学这样的高中学生,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类型多样的。因此,学校就鼓励教师们学会“分身术”。上课的时间是严肃认真的传道授业者,课余时间是丰富有趣的兴趣开发者,能够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更多活动。例如,不少学生对课余活动中的“绿叶拓纸”项目非常有兴趣,就是摘取形状各异的树叶、草叶,运用技巧拓印在纸张上,成为形色各异的图画。一些博罗中学的学生还在周末将这些“绿叶拓纸”图画带回乡村,给村里的小学生、儿童观赏玩耍,让他们也在娱乐中增长生态自然知识。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参加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时,并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兴趣各异、个性各异并具有非常多样化的需求。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各类少年宫,针对少年儿童灵活多样的需求开展活动,取得成效。
博罗县罗阳镇江南社区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时候,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少年宫”,让少年儿童在自己家旁边就能够参与快乐活动,获得素质发展。尤其是针对家长们都期待孩子们成长成才,少年儿童都希望快乐成长等愿望,博罗县面向新时代的发展前景、顺应新一代的发展梦想,以“未来世界、未来中国、未来博罗、未来的我”的理念塑造“未来繁星”少年宫品牌。著名作家冰心在《繁星》中描绘“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一角的城墙/蔚蓝的天/极目的苍茫无际——/即此便是天上一人间。”江南社区少年宫既要为少年儿童打开面向未来的点点繁星,也要让少年儿童幸福成长为遨游未来的点点繁星。这种理念获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认可和赞赏,也鼓励其他各类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活动的时候交流学习。为此,博罗县的十个学校试点、十个乡镇村庄试点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都致力于面向未来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需要,探索具有创新性、启迪性的活动项目,从中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到新时代文明风尚滋润心灵,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到亲子情感的交流沟通,从兴趣爱好的启发激励到快乐生活的沉浸感受等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情操、有乐趣、有充实的未来人才,让他们成为中华复兴和共同富裕的新生力量。
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注重“抓早抓好、落细落实”,既做好全局布置,也精心推进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即时向各级传播推广。因此,在试点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积累有效的经验。
博罗县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且实行“宫长责任制”。与此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作为、积极有为,一方面定期深入乡镇、学校调查,收集和整理各个复兴少年宫建设情况,分析主要问题和推进建议,提交领导小组审议,争取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获得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主动深入乡村、学校进行交流和督导,传递各级要求,帮助基层落实,推动增强实效。这样,博罗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试点工作就没有流于表面,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逐步推进、取得切实的成效。
博罗县发现要做好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建设,不仅仅依靠宣传部、文明办以及文明实践中心的力量,还要做好多方面力量的联动合作。一是 联合各部门的力量,如教育局、科技局、卫健委、团委、妇联、科协都积极参与少年宫建设工作,将部门资源融入其中。二是 动员工商企业的力量。不仅仅争取县里的企业支持和参与,而且各层级企业涉及在博罗经营发展的,都争取他们的参与支持。如观音阁镇中心小学的乡村复兴少年宫,争取新城控股联合惠州广播电视台开展“七色光计划·光彩图书馆”,新城控股集团向学校捐赠了一座光彩书廊,为丰富文化资源贡献了力量。同时,学生课后就在光彩书廊做志愿服务,获得体验成长的机会。 三是 联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博罗县的10支“博字号”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以及方向公益等社会组织都积极参与少年宫建设,并且每个组织直接挂钩结对帮助一个少年宫试点,提供志愿服务,进行服务指导,探索创新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调查发现,博罗县注重联动合作机制,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博罗县推进试点工作的时候,反复强调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而是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组织推进。因此,从2021年初接到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任务之后,就组织深入学校、社区、农村进行需求调查、可行性调查。大家反映,这项工作需要试点、需要示范,大家才可以“有得学、懂得做”。为此,结合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结合布局需要和资源状况,博罗县选取10间学校和十个实践所(站)作为第一批示范点建设。并且,每个月了解示范点的场所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每个季度进行现场考察和交流沟通,解决实际问题、探寻创新方法。这样,在试点推进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经验,一个一个创造品牌,扎扎实实取得成效。
博罗县非常重视运用专业力量、专业资源提升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建设水平,真正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我们特别有感触的是2021年的两次专业督导。当时,很多地方对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一般情况下,都是邀请我们社志会的专家在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业督导的时候,兼顾考察少年宫试点情况。然而,博罗县非常认真地专门邀请我们社志会两次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专题调查督导,先后到10个试点学校的少年宫、10个文明实践所(站)的少年宫进行考察交流,帮助志愿者深化服务项目,帮助中小学生开拓视野。这样,专家学者、专业社工、公益人士与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反复切磋、讨论探究,逐渐提升项目打造的能力,提炼出受到少年儿童欢迎的品牌,也面向社会传播推广。与此同时,博罗县也鼓励县、镇的专业人才到少年宫担任志愿者导师,为孩子们的快乐活动、快乐成长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