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荣成为什么能?——“文明实践为什么能”系列考察报告之二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序言——2018年启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来,从全国试点、省市试点到各地区全面推广普及,不断探索和创新,也涌现典型地区和典型组织。我近三年来陪伴各地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深入70多个县区,150多个乡村社区进行调查和辅导,与县区党政领导、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骨干、乡村群众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很多启迪。我发现,凡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得好的地区,都有创新思维和扎实措施,值得总结推广。为此,我用系列考察报告的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总结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这些系列文章的写作风格,不是“板起面孔”说教,也不是“罗列数据”显摆,只是希望用“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事实,提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效方法,提供广大基层干部、志愿者骨干交流分享。

荣成

山东省威海市的荣成市,是非常认真和务实的县区。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将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有机结合,做深入、做细致,做出成效、惠及群众。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时候,荣成市反复强调要将传播新思想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环境建设的动力,促进创造乡村社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此,通过三年的探索创新,荣成市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成效明显。

一、三次电话的诚恳与认真

我原来对荣成没有太多的关注和了解。山东省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试点县区比较多,我最先关注的是曲阜市等历史文化名城,也前往调查交流。可是,自从2018年12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文明实践培训班讲课之后,荣成市的同志在2019年3月先后三次打电话来邀请我去调查辅导。因为当时全国邀请的县区非常多,忙不过来,第一次、第二次我都婉言谢绝了。荣成市的同志锲而不舍,第三次来电话的时候,最后说了一句话,“谭教授,您还是来一来吧,来了您就知道我们做得很认真、很用心。”这句话真的感动了我、打动了我。为此,我在2019年4月、6月、10月先后三次到荣成市讲课和开会,也深入不少镇村调查;2020年6月、2021年9月又有两次到荣成市讲课和调查。说实话,我除了对广东省试点地区(博罗、乳源、南海等)反复调研之外,在全国各省市的试点县区中,去荣成市是最多的,先后五次,收获很多,经历了一个“由虚到实、由浅入深、由普通到特别”的认识过程。荣成市的同志经常说感谢我的交流和启迪,我其实更要感谢荣成市的党员干部、志愿者骨干、村居群众,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灵感,对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想法。

二、“信用+志愿”的切入口

在荣成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调查中,最初吸引我,也是最初引起全国关注的就是“信用+志愿”的机制。那时候,我去全国许多试点地区调查辅导的时候,不少县区仅仅是开展宣讲宣传活动、开展关爱扶助活动,缺乏长期推向持续深入的机制。但是,在荣成市调查辅导的时候,我发现“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熙熙攘攘”“铺天盖地”的东西并不多,而扎扎实实、细致深入的措施越来越多。我印象最深的是去两个地方:一个是荣成市信用中心,完善的信用建设体系,不仅仅拥有每个工商企业、社会组织的信用评分分数和等级;还有每个党政机关部门、居委会、村委会的信用评分分数和等级;也有全市本地人员和外来常住人口的信用评分分数和等级。宣传部的领导现场示范,点击信用系统设备,就打印出当年当月的信用分数表格。因此,荣成市发展志愿服务的时候,印发一份《志愿服务信用积分实施方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时候,印发一份《文明实践信用积分实施方案》;甚至开展具体长期性志愿服务项目如“暖心食堂”,印发一份《“暖心食堂”志愿服务信用积分方案》等,就可以将志愿者的回馈激励做实做好,既不需要志愿组织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单独设计激励机制,也避免了单一部门、单一组织的回馈激励与其他系统不衔接的矛盾。另一个是去马家村。村书记带我们参观村庄变化,走到村里宣传栏的时候介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我发现,每个村民的名字后面,有一些数量不等的图形,如五角星、红旗、国旗。村书记告诉我,做一点小小的好事就有一个五角星,几件好事合计就有小红旗,更多好事或者大的贡献就有一面国旗。从每个村民拥有几面国旗、几面红旗、几颗五角星,就知道他们做过多少志愿服务,做过多少好事。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根据市与镇村的需求差异,采取两种信用激励的形式。在社区、村庄的层面,对于群众做好事采取食物激励的方式,信用积分可以兑换米、油、用品等等;在市级的层面,信用积分可以享受政策优惠,以及各种特殊奖励,机关、单位和学校等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我是一个“数学盲”,对于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积分制度非常陌生,但是在荣成市的调查中反复接触、多次思考,逐渐有新的认识,就撰写了一篇《文明实践“志愿+信用”新机制》的文章,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起很多地区的关注和重视。

三、“红五星”宣讲团贴近群众

今年又到荣成市调查辅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旧的地址搬到新的地址,更加宽敞、更多内容。参观展馆的时候,讲解员介绍到“红五星”宣讲团,宣传部的同志说,“谭教授,这是您去年的建议,我们用上了。”自己一些小小的想法,基层能够吸收,就是最有益的。其实,我是受到荣成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启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线是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如何做实做好、切实有效,就是值得每个试点县区干部群众思考的问题。荣成有两个做法是很有新意、很有效果的。一是宣讲宣传分为“规选”与“自选”,即将理论思想、政策法律的内容作为“规选”课程。将生活知识、民俗文化作为“自选”课程。各镇街、社区、农村既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规选”课程,保证政治思想、科学理论深入人心;也可以挑选一批丰富生活、增加乐趣的“自选”课程,拓展文明实践的领域。与此同时,不论是“规选”还是“自选”课程,都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活泼。二是组建起五支有水平、受欢迎的宣讲宣传队伍,领导干部、部门专业团队、社会公益组织、六零六一、百姓名嘴等,成为远近文明的“红五星”宣讲团。领导干部宣讲员重点宣讲新思想、新理论,运用红色历史、改革开放等诠释思想理论,让乡村社区群众受到激励,振奋精神创造新生活。部门专业团队宣讲员重点宣讲政策制度,让老百姓及时了解党和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新方针政策,能够享受政策的红利。社会公益组织宣讲员重点宣讲激发社会活力、共建共治共享,特别是激励乡村社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共建美好家园。六零六一宣讲员就是老年宣讲员、少年儿童宣讲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结合自己的未来梦想,重点宣讲大众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追求。百姓名嘴宣讲员是来自社区、农村的热心群众,用活泼的语言演绎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和生活前景。这些“红五星”宣讲团的成员各有特长、“各有绝招”,吸引各镇各村、各家各户的群众参与进来,激发活力、激发热情。我在调查的时候,到了一个村庄,正有一位政法部门的党员志愿者在向农村群众解释“依法治国”与村庄治理的关系,引导村民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宣讲员频频举例、妙语连珠,群众在一次次开怀的笑声中,理解了政策法规,提高了思想认识。看到我进来了,宣讲员暂时中断讲课,邀请我给村民讲几句。我面对这些山东乡土的大叔大妈,做宣讲真是有些为难。作为广东来的教授,既不懂荣成乡村土话,也不了解荣成乡村习俗,只好简单讲几句勉励的话。其实,村民们没有听懂,静静的看着我。这时候,宣讲员说,“谭教授讲得好,好、好、好,就是好。呱唧呱唧鼓掌!”于是宣讲员带动村民送给我热烈的掌声,让我久久难忘。我发现,荣成市正是有一大批“红五星”宣讲团成员活跃在大街小巷、村头村尾,运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群众进行宣讲宣传,才能够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热情干劲,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四、“夺阵地”弘扬乡风正气

今年在荣成市调查辅导的时候,到一个村里考察。陪同的镇里同志说,“谭老师,您抬头看一看。”我抬头,看到村文明实践站的宣传栏,上头有一幅标语“聚人心、树思想、兴风尚、夺阵地。”我似曾相识,但是记不起来了。这位同志说,“谭教授,您记不记得,这是您去年发微信给我们的,镇领导让每个村庄都张贴出来,作为文明实践的重点。”我想起来了,我三年来先后到该镇,与镇领导交流三次,互相之间都有启发。尤其是在该镇领导介绍文明实践发展思路的时候,我很有感触,回到广州之后就发了微信,让他们整理资料撰写文章,我帮助修改并推荐到《精神文明导刊》发出。没有想到镇里这么重视,作为各个村庄工作的特色标语。记得2019年第一次见到该镇领导,他讲了两句话,“谭教授,文明实践帮了我们的大忙;同时,我这一年频频到农民家里给志愿者颁奖。”第一句话“帮忙”,是指2019年全国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的关键时期,该镇遇到困难的时候,市委宣传部建议用“志愿服务+信用积分+群众参与”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前完成环境整治的任务。第二句话“颁奖”,是指镇领导决定给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村民颁发奖品,不仅仅奖食品、用品,还要“用大喇叭广播、带大红花自豪。”为此,镇里领导分别到农民家中,为做好事的志愿者颁奖。各位镇领导每年到近十个农民志愿者的家中颁奖。镇领导说,“如一位老农民做了好事,仅仅通知他到村里领奖,效果不一定好。我作为镇领导,前往老农民的家中给他戴大红花,送奖品。他儿子、儿媳妇就很高兴,拿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转发到各个朋友圈,对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最好的宣传。”记得2020年我又到这个镇,参加一个村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用积分颁奖大会”,作为颁奖嘉宾,先后给许多村里的大爷、大妈颁奖。我问一同颁奖的镇领导,“为什么给这么多人颁奖?”他说,“谭教授,我就是要将农村志愿服务的‘二八开’变成‘八二开’。”他又说,“我刚刚来镇里工作的时候,发现村里只有20%左右的人做志愿服务,80%的人旁观,有些人还讥笑,氛围不够好。于是,我们通过表彰奖励、回馈激励,吸引农村80%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事、帮助人。剩下20%的人也不好意思不参加了。这样,村民参加志愿服务既获得奖励,又受到尊重,就没有人去赌博、迷信等。巫婆、神婆、流氓、烂崽也就没有了市场,不再来村里了,我们就是在和不良势力争夺农村阵地。”于是,我才想到“聚人心、树思想、兴风尚、夺阵地”这四句话。2021年再次来到这个镇的村庄调查的时候,发现村党支部特别有战斗力,村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们在群众中的威信非常高。市里、镇里有什么工作布置,党员们发一个微信,很多群众志愿者就积极响应,争相贡献,真正营造乡村正气、文明风尚。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谭教授,通过基层党建和文明实践的推进,各个社区、农村的党组织都有很高的威信,今年的村委会选举非常顺利,党员候选人都是以全票或者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委员。”所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是与不良势力争夺社区阵地、农村阵地,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树新风、开新局,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红马甲”助力乡村振兴

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反复强调,文明实践就是要“围绕大局、服务群众”,就是要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具有切实的帮助、具有明显的成效。在当前的工作中,文明实践最重要是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发展。今年我在荣成市调查快结束的时候,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发来几张照片,是很多农村志愿者,主要是大叔大妈,身穿志愿服务的“红马甲”,在田野帮助收玉米,在晒谷场帮助剥玉米。他们告诉我,“这些‘红马甲’志愿者是帮助乡村振兴合作社收割玉米,本来是干一个上午,但是听说明天下雨,影响收割,志愿者中午和下午就自动延长服务时间,剥好玉米放到仓库里面。”我看到图片里面的农村志愿者干活非常热情和开心,有说有笑、手脚麻利,效率非常高。荣成市志愿者联合会的同志说,“谭教授,农村志愿者帮助抢种、抢收,不仅仅争取了时间,还节约了成本。”因为,农村合作社要是聘请短工,需要每天支付200元,志愿者参与服务,每天的信用积分,如果折算费用仅仅是二三十元,远远低于工钱。那么,为什么乡村群众乐意参加抢种抢收的志愿服务呢?一方面是群众都了解农村合作社就是为老百姓生活发展而创办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收入,扣除各种成本之外,就是用于村民分红、公共事务、慈善补贴等等,来帮忙就是做好事、做贡献。另一方面群众更加看重志愿服务的“信用积分”。他们说,“打短工挣钱只是拿到工资,但是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合作社,信用积分不仅仅是补贴的一点点钱,还有各种文明表彰、文明奖励,感觉特别自豪、特别有面子。”正是因为荣成市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的“主战场”,鼓励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参与、做出贡献,就极大地发挥文明实践的社会作用、社会影响力,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获得广大城乡群众的热烈拥戴。在荣成市各个乡镇、村庄调查的时候,听到党员干部、村居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文明实践有用,志愿服务有用。”

六、“暖心食堂”牵动大体系

我三年前到荣成市调查的时候,就听说过“暖心食堂”的案例,但是没有太在意、没有太重视。当时是东岛刘家村率先办起“暖心食堂”,为村里的高龄老人提供免费的爱心午餐。去年到荣成市调查的时候,听说各个村庄已经办起120多个“暖心食堂”。今年又到荣成市调查的时候,听说已经有460多个社区、村庄办起“暖心食堂”,占全市农村的70%以上。为此,我对于农村“暖心食堂”志愿服务特别关注,进行专门的调查和分析。创办第一个“暖心食堂”的东岛刘家村书记介绍,动机非常简单,就是村里经济收入好了以后,对于高龄老人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发现,由于儿女和孙子们白天不在家,老人的午餐就非常简单和“将就”,甚至一点剩饭剩菜就打发了。既没有幸福感,也缺乏营养。因此,村里正好有一些集体经济收入,老人院旁边也有一块空地可以种菜,大家就商议为高龄老人提供爱心午餐。商讨后就做起来了,不仅仅受到老人们的欢迎,还激发村民的热情,成为全村关心和参与的志愿服务。这种个别的“爱心午餐”“暖心食堂”“温馨餐厅”,很多地方也在探索和实践,一开始我没有在意、没有重视,以为仅仅是个案。然而,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现东岛刘家村的案例之后,总结宣传,引起全市很多农村的学习和仿效,就涌现出许多“暖心食堂”。这样,文明实践中心既因势利导,也规范引导。一是部门、组织、村居协同做好“暖心食堂”的建设和管理。市委领导定期主持会议,协调和解决“暖心食堂”发展中的问题。文明实践中心牵头制订政策制度,支持和推进爱心事业。民政局提供老人服务专项资金做好场所建设,并制订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文件。村居建立“暖心食堂”管理小组,保证公开透明、高效有益。因此,一个小小的“暖心食堂”,牵动党政部门、村居机构、社会力量,成为构建志愿服务体系的“试验田”。二是汇聚各类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村居群众特别是妇女组建“巧厨娘”志愿服务队,每支小队负责一个星期“暖心食堂”的爱心午餐服务。村里其他志愿者队伍提供协助管理、物资管理、老人就餐安全管理等服务。市镇志愿者前来为老人提供义务理发、缝补衣服、文艺表演等服务。三是做好各种物资保障。村民将自己种的菜和粮食,自家养的猪肉、鸡肉等,轮流提供一些。有时候还将多余的肉菜提供辖区的企业,置换“暖心食堂”老人需要的其他食物、用品。剩下必要的购置物资可以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的资助解决问题。四是借助“暖心食堂”做好文明实践的宣讲宣传、文明传播。特别是开创“餐前一刻钟”“红马扎宣讲”等,文明实践宣讲员利用村里老人等着上菜、分菜的一刻钟,将新时代新思想、新信息新故事讲述给老人听,做到贴近群众、贴近人心。我在社区、农村的“暖心食堂”调查时,听到一个故事。志愿者借助“暖心食堂”聚集老人的机会,也开展为老人义务理发的服务。平日里是村里的志愿者义务为老人理发,周末有城里的志愿者来给老人义务理发。原来以为高龄老人,八九十岁了,对于发型不会讲究。没有想到,不少老人平日里不肯理发,就是要留到周末,说“城里的理发志愿者剪得好看、显得精神。”这说明新时代的高龄老人也追求美好生活,也对理发穿衣、吃饭休息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乡村社区“暖心食堂”的发展,可以看到荣成人做事的认真和用心,不仅仅是做一些爱心服务、为老人提供一些午餐,而且是汇聚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关爱和帮助老人的社会体系,也促进了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

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志愿者

这几次到荣成的调查研究,多次听到荣成各级干部、村居群众说:“志愿者特别能干。”我们最初仅仅理解为在一些小事、琐事的服务上体现出来,后来发现也是在特殊时期、困难关头体现出来。有几件事情流传特别广泛,获得干部群众的好评。第一件事,就是前几年荣成市发生一起山火,初期的明火扑灭之后死灰复燃,造成救援和灭火的时间长、难度大。应急部门向志愿者联合会提出需要提供包子等食品,经过发动和呼吁,很快筹集包子、快餐等送上山坡的救援点。这时候,许多基层的干部、救火的干警长时间在紧张工作,不仅粒米未进,甚至滴水未进。志愿者送来的矿泉水和包子、饭菜就解决燃眉之急。随后几天,志愿者不断发动餐厅、面馆等捐助,筹集食品源源不断送往山上,保障救火人员和转移群众的饮食,解决生活的困难。这次服务让很多部门和村居机构都看到志愿组织的积极作用。第二件事,就是近两年发生的“海滩垃圾”事件。有一次大台风,将其他各地的海上垃圾都漂到了荣成的海滩,成片的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志愿者联合会接到任务之后,迅速集结大量环保志愿者,带着工具前往海滩,收拾、整理、运送垃圾,很快就让碧海蓝天恢复洁净。据说,市里原来有一些领导,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比较狭隘,以为就是“点缀点缀”“补充补充”;这次看到志愿者迅速做好服务,解决难题,就重新认识志愿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和支持。第三件事,就是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春节前夕,全市进入戒备和防控状态,大量疾控人员、基层干警、社区和农村工作人员在车站、路口、村口等值守。大年三十很多饭店、面馆都关门了,订购工作人员的饭菜面临极大的困难。这时候,志愿者联合会立即发动从事饮食行业的志愿者,做包子、饺子、面食、米饭等等,连夜送到各个值勤岗位,提供温暖、保障温饱,获得广大干警和群众的赞扬。难怪在荣成市有个说法,“越是应急和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志愿组织能力的时候,也是志愿者最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召之即来、迎难而上,就让荣成市文明实践志愿者发挥正能量、做出大贡献,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赞赏。

八、走在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体现在方方面面、落实在点点滴滴。我在调查和辅导的过程中,到了很多部门、单位、社区、农村,都在大事小事、细微之处感受志愿者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造幸福的态度。在巾帼志愿者的网络直播室,激励农村妇女直播介绍和销售“胶东大馍馍”“网红烧饼”以及各种针线作品、海产品等等,并且在销售额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志愿者关爱服务老人、儿童的基金。在农村的老人院,我看到一个“馍馍生日蛋糕”,更是深受启发、印象深刻。志愿者为村里的高龄老人庆祝生日、祝贺长寿,虽然到蛋糕店定做的生日蛋糕非常漂亮,但是老人们“可看不可吃”。因为,店铺里的生日蛋糕有很多奶油、糖分很高,老人有血糖高、血脂高的都无法品尝。后来,有些村居志愿者就突发奇想,模仿蛋糕店的蛋糕外形,但是用胶东大馍馍(即大馒头)做内涵,老人就“可看又可吃”,非常高兴。我在荣成调查的时候,还听说一个代代相传60年“拥军船”的感人故事。1960年4月,院夼村村民王道伦和王义宽出海返航途中遭遇大雾和强海流,在苏山岛附近海域迷航。就在二人体力快要耗尽时,岛上巡逻的战士听见呼救声,便站在岛崖边使劲敲着锣鼓为之指引航向,渔船最终成功脱险。在官兵的精心照料下,两人的身体渐渐康复。守岛官兵如亲人一般的照料,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二人在心底许下承诺:“今后出海,一定要来岛上看望解放军,”后来,驻岛官兵又先后救起七名在苏山岛海域附近遇险的渔民。院夼村民口口相传。为了报答守岛官兵的恩情,朴实的院夼人主动承担起义务接送官兵亲属和运输物资给养的任务。自此,院夼拥军船扬帆起航,开辟了一条在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60年来,从木船到铁船再到现代化机械船,守岛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渔民掌船人从父辈传到子孙辈,“拥军船”都不忘初心、往返航行,架设起“军爱民、民拥军”的温暖桥梁。新时代文明实践,就传承和弘扬“拥军船”的精神,把建设美好生活、保卫美好生活作为共同的追求。

我虽然这几年先后五次到荣成市讲课、辅导、调查、交流,但是仍然感觉未能充分体验荣成文明实践的魅力,未能充分领会荣成文明实践的真谛,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和探究。本文仅仅是介绍一些印象,谈谈一些感受,希望对干部群众、志愿者有参考借鉴价值。

作 者:

谭建光教授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

电话(微信号):13672452904

电邮:642386379@qq.com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