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价值(微讲义三)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调研督导文章

“感谢《广东青年研究》2021年第3期刊载”

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志愿者行动为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治理创新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建立”和“健全”中国志愿服务特色体系提供先行探索和实践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为国家志愿服务体系提供先行探索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诞生和发展,就是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市场竞争和利益计较的环境,特别需要重新倡导雷锋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特别需要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4年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青年志愿者行动就积极推进规范建设和常态发展,通过组织体系和项目体系、文化体系和资源体系的建设,不断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参考借鉴。

二、为关爱帮助城乡群众提供常态机制

青年志愿者行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将关爱帮助城乡群众改善生活,特别是为困难群众献爱心、送温暖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面向社会弘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传递党对人民群众的殷切关怀。中宣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志愿服务组织灵活度高、创新性强的特点,积极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这些领域率先探索、创造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扶贫接力计划,到21世纪以来推进西部计划、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等专项服务,都是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的志愿服务,促进服务对象的解决困难与改善生活;同时也构建起关爱帮助特殊困难群体的服务网络,探索出有效的志愿服务机制。

三、为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有效路径

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助人”与“育人”双功能。[1]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爱心和热情,为社会文明提供服务、为社会人群提供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引导青年在志愿服务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获得思想道德成长和个性素质发展。这样,通过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优秀的建设者。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行动也为社会各类志愿组织培养和锻炼骨干。很多青年志愿者,在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市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组织活动、参加服务实践,培养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之后,或者随着年龄增长参与到其他社区志愿组织、企业志愿组织、专业志愿组织之中,或者自主创办社会化民间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服务。这样,青年志愿者行动培养的一批批人才,也成为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扶助和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提供生机活力

青年是社会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诞生和发展,也是推动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志愿服务体系的活跃力量、创新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省市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所探索的制度规范、组织网络、行动品牌、项目系列、培训机制、文化传播、资源保障等等,都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构建志愿服务体系的参考元素。并且,通过青年志愿服务的先行探索、创新试验,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发掘新的活跃元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活力。目前,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配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认真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架构和要素,通过总结基层经验、剖析存在问题,为形成志愿服务体系提供科学参考,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更加具有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需要各部门、各地区探索和实践。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构建体制机制,形成一系列志愿服务体系的要素,为国家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做出志愿服务领域的“青年贡献”(原文刊登于《广东青年研究》202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谭建光:《论青年志愿服务的“双功能”:助人与育人》,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第80页。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