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志愿服务“大有作为”——广东省中山市“博爱100”优秀项目分析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其它成果
让公益志愿服务“大有作为”——广东省中山市“博爱100”优秀项目分析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益志愿服务围绕“伟大复兴、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社会大局发展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不断拓展领域、不断创新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率先做出探索,在2013年启动“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激励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志愿队伍等申报项目,获得奖励和资助,更好地开展服务社会、帮助群众的活动。多年来,该项活动共吸引了2694个组织参与,凝聚了40万人次志愿者参加,实施了5223个公益项目,投入种子资金3690万元,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总资金9151.9万元,直接服务市民群众超393万人次,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由中山市民政局等主办,各个部门和单位协办的第九届“博爱100”公益项目创投活动,产出一批优秀项目并投入实施。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的专家应邀前往中山市进行“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优胜项目的专业督导、专业评估工作,并挑选一些优秀项目进行重点调研。在此,根据“围绕大局、服务群众”的要求,对重点项目进行分析,提供各地区、各组织参考交流。

   01“红色中山兴”凝聚奋斗力量 
     广东端美传媒党支部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的“红色中山兴”志愿服务项目,是在公司配合开展“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的过程中,志愿者围绕“将建党百年红色珍宝带给中山人民,将中山百年革命建设历程传给当代青年,将百年拼搏奋斗精神激励当代创新创造”等目的,通过网络、微博、微信、抖音等方式,开发丰富多样、精彩活泼的“红色中山、奋发图强”文化作品传播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该项目以VR全景展示的形式,对市内一些有代表性的红色资源进行VR拍摄制作,展示红色遗址,弘扬红色精神;设计互动游戏,通过打卡、闯关等各种趣味性形式,寓教于乐,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走进校园、社区,同时结合七一E空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广中山红色文化,让更多的群体接受爱国教育;还开发小程序,用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百年历程里的中山红色元素,打造一个中山人学习红色文化的“掌上宝”。近期,结合中山市大力倡导奋斗进取、努力实现“重振虎威”的目的,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奋斗精神长廊”“奋斗历程视窗”“奋斗成就网页”“奋斗事迹视频”等系列传播,在全市城乡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中掀起“奋斗”热潮,真正体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02“同心慈善”走进千家万户 
    “同心慈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是在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支持下,由“博爱商城”以及志愿者队伍开展针对“双低人群”“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的关爱和扶助服务。平台动员党员干部作为“志愿者”先锋、带动辖区内的社工、志愿者参与深挖困难家庭的需求;收集困难家庭的微心愿,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捐赠,社工、志愿者及时将物资精准送达;吸引媒体开展典型微心愿采访报道,进一步扩大项目公益宣传效应,从而推动更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挥各镇街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联动作用,深挖当地困难群众服务需求,无论是一根拐杖、一台电风扇还是一把轮椅,甚至因患大病需要社会帮扶,均可通过“红心愿”捐助平台发布困难群众最真实、最紧急的需求信息。与此同时,“五社”主动打通社区资源链接路径,积极宣传发动,牵线搭桥引入社会慈善资源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方式认领困难群众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迄今累计开展38场活动,拉动社会资源约28.9万元;共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约2500个,受惠约6280人次。“同心慈善”项目按照新时代共同富裕、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以“博爱商城”平台联合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乡村志愿者以及专业社工等,深入乡村社区发现有困难、有需求的人群,开展“红志愿”对接“微心愿”的活动,在解决一个个具体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传递党的温暖、凝聚广大群众,“共画同心圆、共筑中国梦。”

   03“雁阵飞”培养责任担当的父母 
    “雁阵飞”是通过家长群体的综合素质训练和志愿服务体验,培养“有志父母、爱心父母、勤劳父母、勇敢父母”的项目。其主要针对的是即将成为父母但缺乏陪伴和教育子女的经验、缺乏建设和提升家庭的能力的80后、90后、00后,开发具有吸引力的体验拓展训练,让年轻父母学习合格父母的各种素质要求。与此同时,也吸引和鼓励父母带着子女参加关爱帮助孤寡老人、流动儿童等志愿服务,在服务实践中培养爱心、锻炼服务能力。项目自2014年10月开展至今,已培育家长领头雁470人,雁导师(家庭教育亲职导师)116人,发展家教志愿者550人,培育家长互助组织63个,延伸开展系列亲子体验实践服务300多场,覆盖全市277个社区(村),将家庭教育服务落地到30000多个亲子家庭成员。项目针对特殊儿童家庭、社区亲子家庭及企业职工家庭三类特定的婴幼儿家庭群体开展亲子阅读主题的亲子实践体验活动,将科学家庭教育理论知识融入趣味亲子体验游戏,更通过亲子共读体验营造良好亲子阅读书香氛围,促进亲子沟通,缓和亲子关系,释放内心感受。同时将“理论+体验”模式的“雁阵飞”家庭教育理念推广到实际当中,辐射广大社区亲子家庭,让亲子家庭更加有所得、有所感。“雁阵飞”诞生和扶助过程中形成“志爱勤勇”的“四字方针”。一是 培养“有志父母”,最直接的志向就是当个好父母、培养好孩子、共建幸福家庭;逐渐提升志向就是当好中国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做贡献。二是 培养“爱心父母”。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为社会有需要的人去能提供关爱帮助,参与社会文明活动等,树立父母的“正能量”“爱心满满”形象,为孩子作出良好的示范。三是 培养“勤劳父母”。养成孩子爱劳动、爱学习等好习惯,首先从父母自身做起,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就能够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四是 培养“勇敢父母”。针对当今一些孩子懦弱、脆弱等问题,“雁阵飞”鼓励年轻父母敢当担、敢负责,树立“说到做到”“敢作敢为”的形象,让孩子学会对家庭、社会负责。“雁阵飞”项目不仅成为中山市公益服务和家庭教育的品牌,而且成为全国妇联等公益教育的品牌。

   04“城市小蜜蜂”关怀快递小哥 
     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项目。有不少是针对新兴劳动群体、新兴创业群众等设计和实施的。“城市小蜜蜂”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最忙最累的快递小哥。项目将服务聚焦于快递员的心理健康需求,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协同合作优势,为快递从业人员提供职业关怀、心理关怀、家庭关怀服务,切实关注他们的工作、家庭和身心健康,为快递员的心理健康注入正能量,形成“心动力”,提升他们的安全感、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让他们生活更加美好而充实。首先,顺丰等快递公司党委以及工会等,将快递员的利益需求和心理健康作为首要关心和帮助的内容,为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提供各种支持。其次,工会联合社会组织、志愿队伍特别是专业社工、心理志愿者,为天天忙碌、身心疲惫的快递员提供减压、解压的各种服务。三是鼓励快递员在工作过程中“随手做好事、处处有尊重”。因为快递员跑的地方多,经常遇见各类人群、遇见各类事情,发现有需要的时候“搭把手”,发现有问题隐患及时报备。这样,一方面通过企业与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的合作,构建关爱和帮助快递员群体的网络;另一方面引导快递员辛勤工作的间隙,关注和参与志愿服务,获得人生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赞赏。

   05“公交美丽人”中学生志愿服务 
     “公交美丽人”志愿服务项目,来源于最迫切、最实在的需求。中山市第二中学前身是“中山市农业技术学校”,地处全市最北端黄圃镇的尖峰山,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转制为普通高中之后,面向全市镇街招收学生。因此,每到周末大量学生往返各镇街的家中就成为难题。学校从2018年开始争取公交公司支持,陆续开设公交专线。与此同时,学生志愿者就组建“公交美丽人”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美丽志愿、美丽出行、美丽互助、美丽成长”的服务。美丽志愿 是广泛发动和吸引学生参与公交志愿服务,体验“我志愿、我快乐”“我志愿、我成长”。美丽出行 是学生志愿者引导乘客在候车时候的文明秩序、上车时的安全文明、下车时的文明礼让等等。美丽互助 是学生志愿者给予公交专线行驶途中出现晕车以及其他不适的学生提供关爱和帮助、解决困难与问题。美丽成长 是学生志愿者利用公交专线往返途的时间,进行红色宣讲、励志交流、环保分享等等,帮助同学们度过枯燥的时光,获得思想和心灵的充实。随着“公交美丽人”志愿服务的发展,公交公司乐意提供更多的公交专线,越来越多的学生乐意乘坐公交专线。如今,公交专线从9条增加到38条,乘车学生从几百人增加到1500人,学生志愿者从65名增加到272名。这样,“公交美丽人”成为中山市第二中学周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到全学校的师生之中,传播到学校周边的社区之中,传播到公交专线沿途的镇街之中,促进社会文明新风尚。

   06几 点 启 示 
     从广东省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的实施情况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就要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在各个领域更有作为、更有成效。

第一、志愿服务“办大事”
     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既要着重关爱和帮助特殊群体、困难人群;也要积极开发促进社会发展和治理创新的项目,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更有作为、更有贡献。广东端美传播公司党支部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的“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围绕“奋斗”主线宣传发展理念,宣传拼搏故事,宣传奋斗生活,具有积极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志愿服务“做实事”
     志愿服务“不求虚名”,但求“造福社会、惠及群众”。如“雁阵飞”项目聚焦新一代家长素质的成长,培养“有志父母、爱心父母、勤劳父母、勇敢父母”,为孩子们作出好榜样。“城市小蜜蜂”项目适应新兴职业群体——快递小哥“奔波忙、压力大”的状况,从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到生活互助志愿服务,探索出“做实事、有实效”的多种方式方法。

第三、志愿服务“暖心事”
     针对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志愿服务要开展深入、细致、贴心、温暖的关爱和帮助。“同心慈善”项目不仅仅汇聚社会资源资助、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而且吸引和激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等“敲门服务”“上门服务”,既解决实际问题,也带来关爱温暖。

第四、志愿服务“大家事”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要吸引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要做到“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中山二中的“公交美丽人”志愿服务项目,就是针对大量学生周末往返镇街家里的需要,争取公交公司开设公交专线的同时,鼓励学生志愿者当“公交美丽人”,提供文明出行、互助关爱、励志交流等服务。每一个学生志愿者在关心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充实自我、历练成长。如今,随着“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增大,很多干部群众、青少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将“助人”与“自助”相结合,营造友爱互助、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