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
广东省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区,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贴近基层群众的需求,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积极探索富有生机活力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与关爱互助志愿服务路径,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取得可喜成效。
目前,乳源建立“三纵四横”的全域文明实践网络,规范化建设一个实践中心、14个实践所、115个实践站和126个实践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0多场,参与群众超过4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发展城乡志愿者2万多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46支,三年来深入瑶乡村村寨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00多项,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4万多次。广东社志会在乳源调查的时候发现,瑶汉志愿者共同栽培的乡村志愿“九美图”成为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值得关注、值得研究。
01、瑶汉同实践,“五彩”瑶乡激励奋进追梦
乳源是汉族和瑶族同胞共同生活的地方。一方面通过汉族同胞引进先进的科学文化、文明生活,提高乡村社区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发挥瑶族同胞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美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新年寄语,对于全国人民包括乳源瑶汉同胞都是极大的勉励。进入21世纪以来,新时代瑶汉同胞创造山乡的金色文明、金色希望、金色生活,体现在“瑶乡传播新思想、村寨弘扬新风尚、户户追求新生活、人人创造新希望”。“五彩瑶乡”、“金色瑶乡”、“美丽瑶乡”、“幸福瑶乡”成为广大瑶汉群众的愿望与追求,也成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一、瑶汉团结。乳源先后四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推动汉族与瑶族同胞团结合作、协力发展、互帮互助、共享生活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既激励瑶汉同胞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新思想、传播新理论的方式方法,创造了“金句闪光”、“金鸪鸪”、“金喇叭”、“金色双语站”等等品牌;也充分发挥瑶族群众载歌载舞的生活习俗,让绚丽多彩的瑶族歌舞获得展示的机会、传播的机会,不仅仅在本地受到欢迎,而且“走进央视”、“走进省台”,赢得全国各地的赞赏。
近年来,乳源针对原来一些瑶族同胞居住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状况,出台《乳源改善少数民族迁移村住房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平原地方新建瑶族新村91个,为瑶族群众调剂耕地5864亩,实现瑶汉同胞“相邻居住、相伴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志愿者积极开展服务,帮助瑶汉同胞相互了解生活习俗、相互了解生活需求,逐渐建立邻里守望、携手发展的新型关系。因此,瑶族迁移村与汉族定居村的群众之间,大力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合作,没有发生较大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形成和睦友善的生活环境。
第二、瑶汉奋进。乳源地处山区,瑶族和汉族同胞都经历追求摆脱贫困、追求小康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领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汉族群众不仅仅发展种养殖业,通过种茶、种姜、种水果等多种产业,拓宽脱贫致富的渠道;而且积极尝试创业就业,创办工商企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等,把握新的致富机遇。瑶族群众通过就近就业、绣制瑶绣工艺品、制售瑶山苦爽酒、发展瑶家乐旅游、生态农业项目等发家致富。
近年来,乳源抓住脱贫攻坚的契机,谋求瑶汉发展机遇,新增市场主体6214家,注册资金超亿元项目41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294个,其中以批发销售为主的功能性总部企业84家,吸收许多瑶汉同胞就业发展。如金穗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招聘务工人员时,优先照顾周边村庄的瑶族同胞,而且把种菜的技术和经验传给他们,掌握技术后,自己可找出路创业,既带他们学,又带他们富。经过近两三年的时间,六十多名瑶族同胞不仅掌握了技术,还脱贫致富!”又如瑶族“绣娘”邓菊花,把累积了六十多年的瑶族反面刺绣的“绣法”技艺传给汉族女学生,让300多名汉族女学生懂瑶绣、会瑶绣,掌握精湛技艺,获得发展机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掘和整理瑶汉同胞勤奋努力、奋进创造的案例故事,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共同奋斗,共建共享金色瑶乡。
第三、瑶汉互助。在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中有一个是“勉腾勉”,这在瑶语的意思是“人帮人”。过去年代,瑶族同胞住在山上面,汉族同胞住在山下边,瑶汉群众交流较少、互动较少。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瑶族群众从山腰搬到了平原,与汉族同胞接触的机会渐渐增多。瑶汉同胞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故事就越来越多,“勉腾勉”成为瑶汉群众经常说的话、经常做的事,最为朴素的瑶乡志愿服务也就逐渐盛行。如谢阿姨与黄阿姨的案例,来自东坪镇的她们,分属于其中的瑶族村以及汉族村。半年前,她们通过所在乡镇的“勉腾勉”瑶汉互助会结缘。谢阿姨说,“她是汉族,我是瑶族,我们虽然在不同的村小组,但因为‘勉腾勉’瑶汉互助会结识了对方。”
如今,全县各类瑶汉互助、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100多支,开展互助活动近5万余次。促进瑶汉互助,密切邻里关系,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东坪镇新村村委会主任赵云华介绍说,“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开展以来,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经常有,既有生产的,又有生活的,互帮互助不仅解决了许多问题,还加深了瑶汉之间的感情,使瑶汉之间的关系更加牢固、更加密切。”目前,“勉腾勉”等瑶汉互助活动的影响力走出乳源、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展示瑶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瑶乡群众志愿服务的亮丽品牌。
第四、瑶汉守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激励瑶汉群众创业就业、勤奋致富的同时,也引导瑶汉群众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引导瑶汉群众配合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扎实推进县城“439”和乡镇“139”行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瑶乡。以县城“439”行动为契机,以“九项提升工程”“三项整治”工作为抓手,建设充满魅力的山水瑶乡。以乡镇“139”行动为契机,打造清洁美丽的乡镇道路和绿荫舒适的村庄环境,为瑶汉群众营造具有生机活力、富有生态魅力的生活场所。这样,瑶汉同胞不仅仅创造新时代的美好富裕生活,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环境,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作出贡献。
第五、瑶汉幸福。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瑶汉群众的幸福生活追求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一方面,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深入山乡了解瑶汉群众生活需求,探寻各种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另一方面,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乡村志愿者为改造乡村面貌、改善生活条件,提供多样化、有实效的服务。大桥镇大桥村村委主任许天华就感慨,“新时代文明实践邻里互助活动开展两年多时间以来,确实带来好的变化,整个村庄起了根本变化,村风更正了、民风更纯了,邻里之间的友情更深了,村庄好人好事、新气象新风貌尽出不穷,从前的歪风邪气、歪门邪道一去不复返。”据他介绍,大桥村地处高寒石灰岩山区,较为偏僻边远,全村2003人,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
过去,由于村民思想观念陈旧、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全村环境卫生出现“脏、乱、差”的不良现象,邻里之间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委会在文明实践活动中,以“三崇文化、孝道文化、道德文化”为载体,采取宣讲、观摩、温暖进百家等方式,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老人、培育少年、调解纠纷等活动,从爱清洁、讲卫生、邻帮邻、亲扶亲、人助人等方面入手转变村风,改变民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旧貌换新颜,以往污水横流的村巷,现在变得清新亮丽。如今,300多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各个瑶汉村寨,听取瑶汉群众“诉心声、诉亲情、诉愿景”,通过点点滴滴的关爱和服务,帮助他们扶助生产、改善生活,实现幸福的梦想和追求。
02、瑶汉共牵手,“九金”志愿创造美好生活
进入新时代,瑶汉同胞对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目标欢欣鼓舞、充满激情。乳源县在文明实践中,充分发挥瑶族汉族志愿者的热情和创造性,结合民族习俗和生活需求,打造“金句闪光、金鸪鸪、金网文明、金绣娘、金锄头、金桔灯、金石榴籽、金守护神、金信漂洋”等志愿服务的“九美图”,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和美旋律。
第一、金句闪光。为了提高瑶汉同胞的思想水平,乳源积极配合“学习强国”、“学习金句”的宣传推广,不仅仅在机关、单位、学校等大力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而且面向汉族村庄、瑶族村寨积极探索宣传普及新时代新思想的新颖时尚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后,通过过专家的指导和策划,乳源打造了“金句闪光”思想理论宣讲学习品牌项目,志愿者帮助各村挖掘、创作或提升一批既“见思想、见精神”又通俗易懂的乡村宣传项目,同时协助各镇村培养宣讲传播的“本土人才”、“乡村名嘴”,提升“造血”功能。在乳源探索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实践中,该县以多人讲一课的“6+X”活动形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以汉语和瑶语相结合、讲与演相结合、“派单”与“点单”“换单”相结合等;先后开展系列实践活动160余项,举办宣讲400多场,参加活动群众近30万人次。此外,乳源还探索“金句闪光”的“双语大喇叭”,深入村寨用汉语、瑶语宣传普及,让瑶汉同胞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第二、金鸪鸪。乳源在文明实践中,结合瑶族文化、瑶族风情、瑶族风貌等实际,以校地共建的形式,与韶关学院组建了瑶乡“金鸪鸪”文艺宣讲队,不仅把新思想传到千家万户,还结合群众需求,创造和表演各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节目。深入村村寨寨表演,让群众在快乐享受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和文艺水平,丰富文化生活,打造文艺精品等,在群众中“种下”文化的种子,为推动城乡文化的发展和打造文化品牌起到重要作用。两年来,培育了镇村的25支文艺兵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150多次帮扶排练活动,培训文艺骨干近350人,并创作提升25个品牌。实现镇有镇文艺骨干、村有村文艺队伍,有力推动了城乡文化的发展,丰富新时代新思想传播的途径。如今,不仅瑶族群众喜爱唱歌跳舞,汉族群众也受到感染,学习和掌握文艺技能,既丰富闲暇生活,也在“唱唱跳跳”、“快快乐乐”中感染思想魅力、道德魅力。
第三、金网文明。乳源积极把握山区信息化建设、瑶乡村村通网络的机遇,发动志愿者设计时尚生动、通俗易懂的网络文明传播内容,影响广大群众提高思想水平、提升文明素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数字乳源”建设。投入约1200万元建设“数字乳源”平台,对接了22个部门、8大栏目、36个业务系统、89类数据、83万条数据入库,2000多路视频监控。“粤省事”优先延伸至民族地区使用,已部署4台一体机,水、电、气等民生高频办理事项陆续上线。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增设乳源少数民族旅游服务专区、少数民族特色服务专区,有效宣传推介乳源。在此基础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广泛推广新颖活泼的理论宣传、文明风尚、生活互助、生态环保等知识;适应现在瑶汉群众喜欢“碎片化”、“时尚化”网络信息的欣赏习惯,将各种理论知识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创新,创造许多群众喜闻乐见、入心入脑的内容,借助信息网络传播更广泛、更受群众欢迎。
第四、金绣娘。瑶族妇女有着刺绣的传统,但是在一段时间扶助缓慢,濒临失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发掘和弘扬这些民族传统,与新时代新思想新风尚相结合,既让瑶绣成为传播思想和文明的载体,也让瑶绣获得社会青睐和市场欢迎,成为重新振兴的产业。为了让“瑶绣”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艺术能够后继有人,乳源推动瑶绣产业化,建立国家非遗瑶绣传承基地,成立“妈妈制造”瑶绣合作社,实行“政府-学校-合作社-志愿者-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文明实践志愿者一方面为瑶族绣娘提供支持和帮助,包括帮助采集布料、帮助打下手、帮助进行传播等等;另一方面鼓励瑶族绣娘义务传授刺绣知识技巧,让青少年学习和传承。这样,“金绣娘”成为非常受尊重、非常受欢迎的人群,也成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
第五、金锄头。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紧扣瑶汉同胞对于脱贫致富、振兴产业的迫切需求,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发奋进取、勤奋创业。乳源注重请进来传授经验,先后邀请茶叶、蔬菜、水产等行业10多名专家,以专家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变农村较为落后的面貌。如长年邀请珠江水产研究所教授黄樟翰,指导全县“禾花鱼”生产,经过努力,乳源中冲村成为全省首个稻鱼种养综合示范区,使“穷山沟”变为“聚宝盆”,约1200户农民养殖“禾花鱼”摆脱贫困,迎来富裕。同时,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大力宣传本地的“能人、好人、带头人”,如大桥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林契养是“韶关市敬业奉献好人”,他20多年来,以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带领当地百姓挑战恶劣环境,开拓出一条发展之路。在他的带领下,大坪村建起了“水堡”,架起了电线,凿开了石山,建起了校舍,种上了黄烟,从此大坪村破解了食水难、行路难、用电难问题,孩子搬进了干净安全的教室,农民齐奔小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村村寨寨,传播新思想、激励新动力,让瑶汉群众激发斗志、敢闯敢干,将荒山野岭建设成为“金山坡”、“金池塘”、“金色田野”。
第六、金桔灯。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作为重要内容,为此策划和实施了“金色小桔灯”项目。“小桔灯360成长计划”项目于2019年7月启动,成立了6支志愿服务分队,2019年下半年开展志愿服务60多次,出动志愿者259人次,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心里温暖。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2000名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展课业和心理辅导等各类志愿服务,录制网课300多节,持续开通心理热线和邮件咨询。近期,“小桔灯360成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主要以东坪镇雕子塘新村、东山村和散坑村的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通过每周星期二、三、四在雕子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课业辅导、图书伴读、文体游戏、心理辅导等活动,给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快乐。特别可喜的是一些留守儿童获得关爱和帮助的同时,也热情参与志愿服务,关心和帮助村里的老人、残疾人,成为可爱的“小小志愿者”。
第七、金石榴籽。乳源县团委积极发动团员青年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争当文明实践志愿者。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讲话精神,专门成立“石榴籽青年先锋队”,开展灵活多样、为民利民的志愿服务。特别是2020年防控新冠疫情期间,石榴籽青年先锋队和小桔灯教师志愿服务队已有400多名志愿者为2500多名瑶乡少年儿童开展线上答疑和线下辅导服务。活动除了乳源籍的青年志愿者加入进来,还有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特别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160多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到本次线上课业辅导志愿行动中来。进入防疫与复工、复学并行发展的新阶段,石榴籽青年先锋队发挥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的特点,为乡镇、村庄的志愿服务提供咨询策划等帮助,增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渐创造乳源志愿服务的“金色品牌”。
第八、金守护神。针对山区天气多变、路况复杂、山坡陡峭、河川水急等特点,一些热心人士成立“乳源县救援辅助志愿者协会”。协会在该县各类大型活动的医疗和秩序保障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救援辅助队的骨干成员深入到企业、学校、镇村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他们积极举办急救知识培训班,为社会民众普及更多急救知识,希望更多市民能学会自救、互救。该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培训普及、推广急救知识40余期,同时为社会提供救急、救伤、救援辅助服务200余次,出队人数3422人次,总服务时长30796.2小时,服务群众55万余人次。近年来,救辅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面向广大城乡志愿者传授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协助文明实践的文艺宣传等活动进行安全秩序的维护,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乳源还诞生其他类型的应急救援、野外救生、社区救护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广大瑶汉群众口中的“金守护神”,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九、金信漂洋。乳源是世界过山瑶之乡,有“五彩瑶乡”之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就诞生“金信漂洋”的志愿服务项目,将家乡的发展变化、文明风尚传播到海外的华侨瑶胞之中,密切侨胞与祖国的感情。乳源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从乳源迁徙出去的瑶族人也有很多,有迁徙到湖南、云南、广西等省的,也有迁徙到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范围很广。如今的乳源,已经被迁往东南亚以及美洲等地的瑶人视为“祖先居住的地方”、“瑶族的大本营”。因此,文明实践志愿者就主动联系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瑶胞,既传递文明实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生态环保等信息,让海外瑶胞了解祖国变化、家乡变化,增强自豪感;也主动传递中国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激励海外瑶胞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合作发展。
乳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围绕“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积极探索和创新,创造山区农村群众的“金色希望”,构建“瑶汉团结”共建共享机制,打造乡情志愿服务的“九美图”,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提供广大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分享交流(谭建光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