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时代的赛事志愿服务新启示
邵振刚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督导团副团长
-------- ------------ --------
随着鸟巢的主火炬缓缓熄灭,意味着新冠疫情之下,首个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如同冰雪运动、体育产业、文旅产业、企业营销等领域将会继续延伸“冬奥效应”,中国赛事志愿服务也将开始进入后冬奥时代,在常态化防疫背景下,陆续迎来2022年杭州亚运会、汕头亚青会、成都大运会、2023年三亚亚沙会等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如何通过北京冬奥志愿服务成功经验,更好地启发“十四五”时期赛事志愿服务实施和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赛事服务成果转化的重要命题。

启示
01 从纵向发展角度来看,更精细化服务和更丰富中国形象,将是我国赛事志愿服务的新标签。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2010-2019),我国分别举办了广州亚运、深圳大运、南京青奥、武汉军运等国际性综合性赛事,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和积累服务成果。时隔14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志愿服务进入跨越式发展,赛事各环节各岗位的1.8万名志愿者用灿烂笑容、积极行动以及精细化服务,向世界传播和展示“双奥之城”城市名片,用爱心奉献讲好中国新故事,用青春力量构建中国新形象。很多参赛选手和外国网友在感叹奥林匹克精神魅力的同时,认为“中国志愿者太可爱了,他们都很开心的样子”。不论是被北京冬奥志愿者感动到哭的美国选手经历,还是东京奥运奥残运志愿者对北京冬奥志愿者的美好的祝福,抑或闭幕式安排致谢志愿者环节的MTV和颁奖,都突显了北京冬奥会赛事志愿服务乃至赛事运行闪耀着人类团结精神的瞬间,成为人们心中永远温暖的美好回忆。因此,通过发挥主场优势,开展更精细化志愿服务,展现更具像更积极的中国形象,将成为未来赛事志愿服务的新标签。
启示
02 从横向对比维度来看,如何兼顾赛事志愿服务运行与防疫安全工作的双重目标,将成为整体评价的新标准。
全球防疫背景下的赛事志愿服务,尤其是综合性国际赛事的志愿服务,目前只有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可作为普遍性参考范例。与前者横向相比,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措施更确保了志愿者在内的所有赛事相关人员安全,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非常成功,闭环内阳性病例率约为0.01%,我们在闭环里非常安全。北京冬奥会闭环内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一方面是有效协助、紧密配合赛事运行服务,另一方面是严格按照闭环管理流程,北京冬奥志愿服务始终防疫不松懈,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表示“志愿者群体没有一例(新冠肺炎)感染、密接,充分说明这些通过遴选的志愿者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他们认真学习了防疫手册,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简约,安全,精彩的成功经验,也奠定了中国特色的赛事志愿服务新基础,值得未来国际综合性赛会参考学习。同时,上述两方面的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必将成为未来评价赛事志愿服务的新标准。

启示
03 从赛事志愿服务管理工作来看,全周期全方位的志愿者管理体系渐成新趋势。
根据资料显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包括五个项目(前期、测试赛、赛会、城市、志愿服务遗产转化)、六个计划(宣传动员、招募选拔、公益实践、教育培训、激励保留、岗位运行),涵盖冬奥会赛会志愿者1.8万人、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1.2万人以及约20万城市志愿者的全周期全方位系列管理工作。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赛会志愿服务面临户外时间最长、温度最低的国际考验,因此未来如何做好所有赛事志愿者的培训计划、配岗安排、服务保障、激励引领和厘清权责,是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由此观之,“十四五”期间进行的各类赛会志愿服务,亟需做好相关管理规划和政策配套,未雨绸缪,笔者曾在“奔涌在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五对关系”拙文中,抛砖引玉,不再赘述。(点击此处可查看原文)
启示
04 从赛事志愿者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在学习提升、价值表达、社会交往等服务收获外,还增添志愿世界的新精神动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在参与赛事志愿服务的同时,必然有所收获,21世纪以来的赛事志愿者群体发展,足以说明。进入后冬奥会时代,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将推升到全新阶段,志愿者如何在赛事服务结束后,更好地延续志愿初心和服务动力,这不仅需要其自身梳理总结,还需要扩展志愿行动助力世界发展、国家建设、社会治理的精神理念,让志愿精神与个人成长,完美融合,美美与共。
如果说,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准确定位、结构合理、节约培训成本、建立有效的保留机制(丁元竹、江汛清,2009),2010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广州模式”(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动员、市民化参与、时常化引领、国际化合作)等留下丰富赛会志愿服务遗产,那么,历经2022北京冬奥会的“十四五”时期赛事志愿服务,将进一步构建中国实践所引领的国际标杆,进一步激扬未来的澎湃力量!